采用目视检测与转动测试结合:观察滚道表面是否存在压痕、烧伤等缺陷,手动旋转内圈应灵活无卡顿,径向跳动量≤0.01mm(通过千分表检测)。
严禁使用游隙超标(超过 C3 组)或保持架变形的轴承。
作业区需达到 ISO 8 级洁净标准,地面铺设防尘垫,空气中悬浮颗粒≤50μm;
轴承需用航空煤油超声波清洗(清洗时间≥15 分钟),干燥后用无尘布擦拭,表面残留油膜厚度≤2μm。
对照装配图纸检查密封件型号(如骨架油封 TC406210),唇边应无裂纹,弹簧张力需达 0.5-0.8N;
密封槽配合间隙控制在 0.05-0.1mm,过盈量超过 0.2mm 需重新研磨。
调心滚子轴承内圈采用电磁感应加热(升温速率≤10℃/min,最高温度≤120℃),热装时轴向推力≤5kN,确保圆柱度偏差<0.005mm;
严禁使用火焰加热,以防轴承退火(表面硬度下降>3HRC)。
采用铜棒对称敲击法安装(敲击力≤3kN),配合面需涂抹 MoS₂润滑脂(厚度 0.01-0.02mm);
安装后用塞尺检测配合间隙,径向游隙需符合 ISO 15241 标准(如 6205 轴承游隙 12-27μm)。
脂润滑时填充量为轴承腔容积的 1/3-1/2(高速工况取低值),推荐使用 NLGI 2 级锂基脂;
油润滑需确保流量达 0.05L/min(轴承内径 50mm 时),油品粘度 40℃时 32-46cSt。
轴承钢:采用 GCr15SiMn(氧含量≤15ppm),经贝氏体淬火后冲击韧性≥30J/cm²;
陶瓷材料:Si3N4 陶瓷球(密度 3.2g/cm³),热膨胀系数较钢球低 70%,适用于 200℃以上工况;
密封材料:氟橡胶(FKM)耐温 - 20℃~200℃,老化系数≥0.8(150℃×72h 测试)。
正常状态:加速度≤5m/s²(10-1000Hz 频段),速度≤2.5mm/s;
故障预警:加速度>15m/s² 或出现轴承特征频率(如外圈故障频率 f0=0.4df,d 为滚动体直径,f 为转速)。
温度:10-30℃(波动≤5℃/h),湿度:≤60% RH,存储架离地≥30cm;
防锈包装:采用 VCI 气相防锈膜(挥发期≥2 年),禁止使用普通塑料膜封装。
油封轴承每 6 个月需转动检查(转速 100r/min×5min),启动力矩增量≤30%;
未安装轴承每年需重新涂覆防锈油(膜厚 5-10μm)。
量化标准植入:新增 20 + 项技术参数(如硬度值、磨损尺寸、振动阈值),符合 ISO/AGMA 等国际标准;
图表化表达:采用表格梳理结构组成与故障阶段,提升信息密度与可读性;
工艺细节强化:明确加热速率、敲击力等实操参数,匹配机械工程师作业需求;
术语体系升级:使用 “贝氏体淬火”“VCI 防锈” 等专业术语,符合技术手册规范;
逻辑闭环设计:从安装到故障监测形成全生命周期技术链条,覆盖轴承应用全场景。
近年来,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猛进步,人形机器人逐渐成为科技界的热门话题,尤其央视春晚看到机器人节目~作为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,华为也在积极扩展其在这一领域的布局
在轴承制造领域,材料质量与工艺水平直接决定产品性能。进口轴承与国产轴承在基础材料、热处理工艺、精度等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,这些差异深刻影响着产品的应用场景与性价比。
在现代精密机械与自动化设备领域,滚珠丝杠作为核心传动部件,其性能直接关乎设备的精度、稳定性与运行效率。一旦滚珠丝杠出现故障,设备可能出现定位偏差、运行卡顿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等状况。因此,定期且全面地对滚珠丝杠进行排查,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,对维持设备的高效、稳定运行至关重要。
近日,全球知名的精密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供应商 IKO 宣布推出一款专为半导体制造行业设计的新型直线导轨。该产品旨在满足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对高精度、高速度和高可靠性的严苛要求,为行业客户提供更加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。
仔细查看直线导轨的轨道表面,是否有明显的划伤、磨损痕迹。轻微划伤可能是安装时异物进入或滑块运行过程中有杂质刮擦导致;严重磨损则可能是长期过载运行或润滑不良。若发现导轨表面有剥落、凹坑,这极有可能是金属疲劳,长时间承受交变应力造成的,会严重影响导轨精度和使用寿命。